新年伊始,西欧11国迎来了欧元的诞生。几天来,报道和评论连篇累牍,几乎是一片赞誉之声;国际外汇市场及西欧股市也对欧元表现出相当充足的信心。然而,天堂之路并非铺满了玫瑰。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欧元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面对种种挑战。
首先,新生的欧洲单一货币能否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促进西欧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对它的期望值过高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欧盟委员会负责欧元事务的委员德西尔吉在对意大利一家报纸发表谈话时就告诫,欧元不会为经济和就业创造奇迹。这种见解可以说不乏冷静与理智。
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之际,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其经济走势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整个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延伸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将明显放慢,如果指望欧元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那就未免太天真了一些。
即使就区内而言,欧元也不是决定各国经济走势、特别是就业形势的惟一因素。在欧元区庞大的失业大军中,结构性失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欧元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适应发展不平衡、至今步伐尚未一致的欧元区各国经济。这也是刚刚接管11国央行货币政策决策权的欧洲中央银行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欧洲央行负责的是整个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其决策依据并不是这个或那个国家的个别情况。试想,如果在某一阶段,当欧元区某些国家经济出现过热或增长乏力时,欧洲央行是提高或者降低利率,还是按兵不动,看来颇要费一番思量。
假如出现这种局面,欧洲央行就有可能受到来自有关成员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陷入某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该行的决策机构是由欧元区11国央行行长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欧元启动前就曾警告,这11名成员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面对各自国家的问题,这就为他们在决策时“过度考虑每个地区情况”这一风险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是,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应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在欧元启动之前,有一些人,尤其是德国人,对这个“新生儿”能否成为一种坚挺的货币表示疑虑。然而,1月4日,即国际外汇市场今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就突破了1比1.18,在东京外汇市场一度曾达1比1.1882,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央行要干预市场的传言。而在去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欧元的前身欧洲货币单位与美元的汇率为1.6675。有的经济学家预言,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近期内有可能达到1比1.22甚至1比1.25。
对欧元区各国来说,欧元坚挺并不是坏事,但过于坚挺则很难说。美元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特别是在西欧主要靠进口的大宗初级产品贸易领域。目前,就整个国际贸易而言,在世界各国的出口中,约有百分之五十是用美元结算的。如果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继续上扬,那就会大大增加欧元区各国的进口成本,同时削弱他们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到那时,事情就会走向反面。
欧元已登台亮相,但前面的路还长,而且这条路恐怕不一定是笔直而平坦的。